手足部位突然出现的红斑、水疱,伴随剧烈瘙痒或脱屑,常让人误以为是“湿疹”或“过敏”,实则可能是手足癣在作祟。这是一种由皮肤癣菌(如红色毛癣菌)引发的真菌感染,具有传染性,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。温暖潮湿的环境是真菌繁殖的温床,因此夏季或长期穿不透气鞋袜的人群更易中招。
手足癣的症状因感染部位和菌种不同而有所差异。手癣多表现为掌心或指缝的红斑、脱屑,严重时可见水疱或皮肤增厚;足癣则常见于脚趾间,初期为针尖大小的水疱,破溃后渗出液体,伴随腐臭味,长期未愈可能导致皮肤皲裂、疼痛。部分患者会因反复搔抓引发细菌感染,出现红肿、化脓等继发症状。 治疗的关键在于抑制真菌生长并改善皮肤环境。轻症患者可外用抗真菌药膏(如唑类、丙烯胺类),每日涂抹2次,持续2-4周;症状较重或反复发作者,需结合口服抗真菌药物。日常护理中,保持手足干燥至关重要:洗完脚后及时擦干,尤其是脚趾缝;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袜和网面鞋;避免赤脚接触公共场所地面。家庭成员间应分开使用毛巾、洗脚盆,防止交叉感染。 许多人误认为手足癣会“自愈”或“涂点药膏就好”,实则不规范治疗易导致病情迁延。例如,症状缓解后过早停药,真菌可能未被彻底清除,引发复发;滥用激素类药膏虽能暂时止痒,却会抑制免疫反应,加重真菌感染。因此,耐心完成整个疗程,并定期观察皮肤变化,是减少复发的关键。 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表示,手足癣的预防需从细节入手:日常勤换鞋袜,避免长期穿同一双鞋;运动后及时清洗手足并擦干;家中可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拖鞋、脚盆。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出现扩散,建议及时咨询,调整护理方案。为节省您的手机流量,文章内容简短,
有任何疑问可点击咨询与医生在线交流。